11月14日 浙江大学仇旻教授报告:红外波段人工设计光吸收材料及其光热效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1-11浏览次数:540

时间:11月14日上午10:00
地点: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9004
报告题目:红外波段人工设计光吸收材料及其光热效应
报告人:仇旻, 浙江大学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
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器件及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器件的共同缺点是在可见光及红外波段巨大的损耗,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通讯,集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但是光吸收导致的损耗同时也为光热太阳能电池、热辐射探测器、光热控制、光热肿瘤治疗等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我们最近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实验上实现了亚波长周期性金属结构对近红外光的高效吸收。该吸收器利用亚波长金属柱阵列与金属薄层之间局部磁电偶极子的共振激发,实现对入射光的近乎完美吸收,理论效率近乎100%,实验值超过90%。通过调整金属结构的尺寸可调节吸收峰值波长,同时吸收效率在光的不同入射角和极化下,几乎没有变化。同时,利用这类吸收材料,我们还实现了红外波段光热效应导致的金纳米粒子的热融化。该热融化是可控的,局域化的,高速的,甚至可以实现纳米尺度的极高的温度梯度。这种现象对光热开关、光热治疗、微纳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简介:仇旻教授,浙江大学理学博士,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光电子学教授。2001年被聘为瑞典皇家工学院微电子及应用物理系助理教授,2009年晋升为光电子学正教授。2010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学科信息科学领域入选者,现任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教授,浙江大学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主要开展纳米光子学方向研究,如新型微纳器件的制造工艺、微纳光电子器件设计、人工电磁光学材料、光子晶体等。已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共计140余篇,SCI论文他引总计超过2500次,H-index至今为32。近年来主持参与研究多项纳米光子学相关的项目。多次在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或大会报告,担任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或委员等。